引言:现在孩子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看护人比较多,除了父母之外,还有老人和保姆,几个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孩子在家里备受呵护和宠溺,到了外面,他发现世界和他习惯的那个样子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怎样去应对。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能够正确的理解他,反而一方面督促他大方地和陌生人打招呼,另一方面,又不给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有了冲突,家长替他出面,那么孩子就会愈发地糊涂了。尤其那种在家里表现和在外面表现判若两人的孩子一般来说都是家庭过渡宠爱,过度保护的结果。 我不主张让很小的孩子和别人打招呼,更反对家长督促孩子“讲礼貌”,孩子面对陌生人有一些自我保护的警觉是必要的,更何况我们需要打招呼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朋友,是成年人,我们自己打招呼就可以了,不用强迫孩子和一个高大的陌生人打招呼。当孩子出现认生的表现时,我们最好很坦然地接受,而不是去批评他,责备他,乃至呵斥他,给他帖胆小,认生的标签,甚至说孩子不懂事。找到恰当的机会,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向他示范一些社交的礼节,让孩子慢慢掌握其中的技巧。 最重要的是,我们如果希望孩子有礼貌,我们自己对孩子也要做到彬彬有礼,对孩子使用礼貌语言。对孩子怀有尊重的态度,切记你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就怎样对待外界。
当生人到来时,用对客人热情的态度和友好的气氛去感染孩子,使他学习"信任" 客人;让客人逐渐接近孩子,可以先给他一个漂亮的玩具,使孩子逐渐适应,熟悉生人。如果"认生"太严重,如见了生人就哭闹不止,这可能是父母带孩子外出较少与外界接触较少结果。研究表明,怯生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教养方式有关。因此,应加大同孩子外出的密度,经常带孩子逛大街、上公园。平时可让孩子看看电视,和自己的洋娃娃玩,听收音机里的人讲话,经常在他面前摆弄新奇玩具,使孩子习惯于体验新奇的视听刺激、降低怯生程度。
以下提供一些具体的训练游戏方案,以供各位父母参考。
一 教宝宝懂礼貌
游戏目的:
(1) 培养孩子的文明习惯。
(2) 促进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发展宝宝的动作能力。
游戏内容:
(1) 爸爸递给宝宝一件他喜欢的玩具,当孩子伸手拿时,妈妈在一旁说:"谢谢。"并点点头或做鞠躬的动作。同时,逗引孩子模仿妈妈的动作。如果宝宝按要求做了,立即亲亲他,表示祝贺。
(2) 爸爸做离开状,妈妈一面说"再见",一面挥动宝宝的小手,教他做"再见"。
(3) 家里来了熟悉的客人,教孩子拍拍手表示欢迎。
游戏指导:
(1) 一周只教一种动作,等该动作完全稳定后,再考虑教另一种动作。
(2) 结合歌曲,家长边唱边做动作,并教孩子模仿,以增加孩子的兴趣。
二 交朋友
游戏目的: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减缓孩子的怯生程度。
游戏内容:
有意识地让孩子和同龄孩子接触,训练他们和同伴相处的能力。
(1) 握手。和小伙伴刚见面时,家长鼓励两个孩子相互握握手。
(2) 欢迎。让孩子对小伙伴点点头或拍拍表示欢迎。
(3) 谢谢。引导孩子交换玩具,并让他们点点头,以表示谢意。
(4) 游玩。让孩子们在地毯上或床上互相追逐,嬉闹。
(5) 再见。小伙伴们分手时,让宝宝挥挥手,表示再见。
游戏指导:
8、9个月的孩子对陌生的成人普遍有怯生的现象,但他们较易接受同龄的陌生小伙伴。因此,家长应陪孩子多同小朋友交往,让孩子积累与同伴交往的经验。
三 小手 小脚
游戏目的:
(1) 引导孩子注意自己的四肢,发展自我意识。
(2) 增加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3) 通过念儿歌给予孩子语言刺激。
游戏内容:
(1) 用手摇摆孩子的小手、小脚,用手挠挠他们的手心和脚心,引导孩子注意自己的手脚。
(2) 在镜子面前,让孩子看看自己的小手,小脚,告诉他,这是宝宝的手,这是宝宝的脚。让孩子做一些拍手,抬腿的动作,引导他观察镜中的映像。
(3) 打开孩子的手掌,依次轻轻按下拇指,食指......,并念儿歌:大拇哥,二拇哥,三中娘,四小弟,五小妞妞爱看戏。
游戏指导:
认识"自己"的第一步,是把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东西区别开来。一岁前的孩子他没有意识到手指和身边玩具的区虽。训练孩子认识小手、小脚是意识身体的开始。这是最原始的自我,是人生过程中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
中国幼儿网:http://www.cn0-6.com/parents/Family.html (亲子栏目)编辑:哈哈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