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幼儿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环境,角色,要求,家长期望值的改变,让幼儿产生了很多的不适应,如果家庭再有不正确的教养方式,那就更加剧了这种不适应。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不能很好地衔接,是我国教育领域里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由于幼儿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作为家长应该事先认识到这些变化必然会出现,并估计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幼儿带来哪些的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幼儿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学准备,能为幼儿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幼儿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一般说来,幼儿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幼儿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幼儿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
在21世纪实验幼儿园中,幼儿园每周设置了两节小学课堂,开设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让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们每次上课都背着书包,真正的体验小学生上课的课堂气氛。幼儿们每到上课时,都整整齐齐的摆放好自己的学具,上课时学会举手回答问题,不随意离开座位,认真地完成老师上节课留的作业。这些没有给幼儿们带来压力,反而是一种乐趣。
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幼儿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幼儿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幼儿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门总是帮着幼儿整理书包。只要幼儿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幼儿却越养越无能了。据一些小学阶段老师的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幼儿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
同样,在21世纪实验幼儿园国际部里,我们每周都会组织幼儿们照顾他们生活的环境,如:擦桌子,扫地,擦教具柜,整理物品,摆放教具等,当然这一切都是符合蒙氏教学的理念,在安全的条件下,幼儿们可以自己选择他们喜欢的并力所能及的一切工作。
三、使幼儿的压力最小化。
幼儿教育是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幼儿,而小学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与幼儿园教育相比,知识性较强。刚入小学的幼儿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一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