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 入园准备 » 正文

什么是分离焦虑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10  浏览次数:98

    每个幼儿都会出现分离性焦虑,只是轻重程度有所区别。如果过分严重的话,则会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发现,早期的分离性焦虑如果比较严重,会降低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会影响幼儿将来的创造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这些能力的欠缺又直接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发展,使他们在面对一个新环境时,比别的幼儿产生更大的心理恐惧和分离性焦虑。

    小雪上幼儿园小班了,可是他一进幼儿园就不停地哭闹。起初,大家以为这是小雪适应新环境慢的表现。可一个月过去了,小雪依然如故。在幼儿园,他既不和老师在一起,也不和小朋友玩儿,不肯吃饭、午睡,连牛奶和水都不喝。直到爸爸或者妈妈来接他时,他才停止哭闹。回到家后,妈妈陪着他在房间里玩儿,无论玩多久,只要妈妈伸手去开门,他就会立即扔掉手中的玩具,哭闹着跟上来。而且,小雪的焦虑感明显增强,甚至在入睡后还经常喊“妈妈不要走”、“妈妈,我不去”。

解析

    小雪的行为是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分离性焦虑是在学龄前幼儿身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发生率为3.5%~5.1%,以女孩儿更为多见。出现分离性焦虑的幼儿通常温顺、老实、守纪律,但是缺乏自信,对压力异常敏感,不善于用语言及情感宣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焦虑情绪。当他们与亲人分离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

    具体表现为: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受到伤害或者害怕依恋对象一去不回;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绑架或者住院,以致与依恋对象分离;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去幼儿园或者拒绝上学;非常害怕独处,或者没有依恋对象陪同时宁愿呆在家里也绝不外出。

    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者拒绝上床就寝;反复做噩梦,内容与离别有关,以致夜间多次惊醒;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分离时或者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漠然等;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无相应疾病。

原因

1.遗传因素

    父母患有焦虑症,子女的发病率也比较高。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可高达50%。

2.亲子过分依恋

     出现分离性焦虑的幼儿平时都与母亲或者固定的抚养人在一起,很少与外界接触。母亲对幼儿过于宠爱、过分保护、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使幼儿形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一旦分离就容易出现分离性焦虑。

3.生活事件影响

    与父母突然分离,在幼儿园遇到挫折,亲人病重或者死亡等都可以成为诱因。

    对策

    扩大幼儿的接触面,让他从小习惯多人抚养的环境,给他创造接触家庭成员之外的其他小朋友和大人的机会。和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使他逐渐形成“妈妈走了还会回来”的意识。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要让他对母亲过分依恋,以免进入幼儿园或者学校后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培养幼儿的合群能力。鼓励幼儿拿自己的玩具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以培养他与人相处的能力。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受到欢迎,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分离性焦虑的发生。

    好入托前的准备工作。在入托前要经常给幼儿讲幼儿园的生活,也可以带他到幼儿园参观,看一看小朋友们是如何愉快地做游戏、念儿歌、学画画儿等,让他对幼儿园产生好感甚至向往之情。多夸奖老师和气、漂亮、能讲故事、会唱歌,让幼儿感觉到老师是父母的好朋友,也有助于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如果父母本身有焦虑倾向,就要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可能会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幼儿出现了分离性焦虑,则要查明原因,解除诱发分离性焦虑的心理应激因素,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和家庭辅导治疗。尤其是父母要提高对分离性焦虑的认识,消除家庭环境或者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克服自身的弱点或者神经质倾向。

    可采取生物反馈疗法(松弛疗法),帮助幼儿进行全身放松训练,如果配合游戏或者音乐疗法效果更佳。

    对于焦虑反应严重的患儿,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焦虑的药物。

 
 
[ 育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育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