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每年到了幼儿入园的黄金阶段,都会让家长感到那一面对的就是,幼儿的哭闹问题,就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幼儿的这一症状改变吗,尽可能的减少幼儿的哭闹这一问题,成了现在幼儿入园的最大的难题。
“呜呜呜,我要妈妈,我要奶奶。”“让我出去,我要找妈妈,我要回家。”这种层出不穷,表演方式更有甚者,幼儿没哭,旁边的妈妈、奶奶却忍不住哭了起来,感觉幼儿入托像虐待了幼儿一般。
入托场景一:家长在幼儿园门口互相沟通:宝贝刚上幼儿园,天天早上哭着不肯去,甚至夜里从睡梦中哭醒。每天早上送到门口,总哭得一塌糊涂。可老师说,妈妈刚一走,宝贝就好了。
这到底是老师在安慰家长,还是小宝贝是个超级小演员?在父母走后幼儿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稳定下来,老师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
点评
这种情况在宝宝入托初期是经常可以碰到,父母看到幼儿的这种表现,肯定心情是复杂的,又心疼宝贝又苦恼幼儿多久才可以适应!宝贝夜里从睡梦中哭醒,这种情况表现了幼儿内心的一种极度不安全感,那么不安全的感觉幼儿是不会象成人一样用自己的意志或者语言把它表达出来的,那么幼儿只有依赖于父母或者亲人,只有用大声的哭叫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入托场景二:“宝贝,这就是你的幼儿园,我们一起去找找你的教室吧!你的老师和小朋友都等着你呢。还有啊,见面要跟老师说你好,要多喝水,不能和小朋友打架……”妈妈一边“拖”着幼儿往教室走,一边嘱咐着幼儿,全然不顾幼儿眼睛里的茫然和丝丝的怯意。家长的过分不信任是否加重了幼儿的不安心理,是否给幼儿一种沉重的入托心情?
点评
幼儿入园前一般整天和家人在一起,幼儿入园所以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现象;同样,家长也会出现“分离焦虑”现象。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往往家长会表现得更严重一些,这些不安会潜移默化的传染给幼儿,从而让幼儿的入托更加困难。上面这位家长其实就是典型的焦虑反应,她的这些想法应该平时多灌输而不是现场教育,现场教育往往会增加幼儿的不安,进而产生抵触心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把动员工作做在入托之前,提前让幼儿知道:“我已经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很爱我,老师也会喜欢我的。”另外,现在的幼儿园一般都有入托前的适应阶段,家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向幼儿强化幼儿园是快乐、好玩的地方,是好幼儿游戏的乐园。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这个问题处理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在幼儿的心里留下阴影,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性格的发展。因此父母在处理类似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和老师商量好,如何才能帮助宝宝更好的度过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