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由来:
肇庆位于广东中西部,有岭南故都之誉。当地的裹蒸是肇庆地道的特产。肇庆裹蒸香气横溢,入口溶化,甘香,是当地居民欢度春节的传统食品。裹蒸在岭南地区家喻户晓。南齐书有记载:在皇帝御食中,有“裹蒸”这一道美食。皇帝称:“我食此不尽,可四片破之,剩余权当晚食”。裹蒸作为春节探亲拜年必备的礼品,寓意丰衣足食和来年好运。清代诗人王仕祯有诗赞肇庆城乡除夕熬煮裹蒸粽的盛况:“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家乡特产,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于是,我们设计并组织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了解→动手制作→品尝分享等系列活动,让幼儿认识本土特产——裹蒸,了解裹蒸的由来、外形特征、馅料种类、制作过程、品尝方法和各种品牌名称等。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和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对家乡特产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情感。
4、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学包裹蒸,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联系好裹蒸制作坊与裹蒸专卖店,并提前做好参观的各种事项。
2、准备包裹蒸的各种材料:冬叶、糯米、绿豆、肥猪肉、草绳、花生、玉米、腊肠、香肠、咸蛋黄、红枣、鸡块等配料;裹蒸模具、勺子、筷子、围裙、手套、彩绳标记、竹箩、木柴、大铁桶等。
3、裹蒸品尝会准备材料:煮熟的裹蒸、生鸡蛋、切碎的芫茜、葱粒、花生油、炒香的白芝麻、电磁炉具、碗筷、碟子等。
活动内容和过程:
活动一:参观裹蒸制作坊
1、参观裹蒸专卖店
(1)听阿姨讲述裹蒸的由来,引起幼儿对裹蒸的兴趣。
(2)观察了解裹蒸的品种。(让幼儿自由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数一数裹蒸)
(3)听阿姨介绍裹蒸的制作流程,初步了解制作裹蒸的材料和步骤。
(4)了解裹蒸的品牌。
2、参观裹蒸制作坊
(1)看一看:阿姨怎样包裹蒸?
①包裹蒸需要什么材料?(冬叶、糯米、绿豆、肥猪肉、草绳)
② 先放什么?再放什么?最后放什么?
③包好的裹蒸为什么要用草绳捆扎好?
(2)试一试:阿姨教我包裹蒸
让阿姨手把手教幼儿学包裹蒸,进一步熟悉制作裹蒸的步骤。
(3)看一看:裹蒸是怎样煮熟的?
看看煮裹蒸的大铁桶,了解煮裹蒸的过程和时间。
(4)尝一尝:裹蒸真好吃
①让幼儿品尝刚出炉的裹蒸,说说裹蒸的味道。
②听听老板介绍“高佬苏”的“鼎香皇”品牌裹蒸。
③跟老板学唱“高佬苏”裹蒸歌谣。
(5)结束愉快的参观旅程,坐车返回幼儿园。
活动二:包 裹 蒸
1、观看参观裹蒸制作坊的录像片段。(引导幼儿回忆参观的过程并愉快地进行讲述。)
(1)他们是谁呀?到哪里去了呢?看到什么啦?
(2)包裹蒸需要什么材料?
(3)怎样包裹蒸呢?(引导幼儿讲述包裹蒸的过程,激发幼儿想亲自动手制作裹蒸的欲望。)
2、让幼儿互相合作穿戴好围裙和袖套。
3、指导幼儿学包裹蒸。
(1)看看增加了那些馅料?(花生、玉米、腊肠、香肠、咸蛋黄、红枣、鸡肉)
(2)遇到困难要怎么办?(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互相帮助)
(3)想一想,你要做什么馅料的裹蒸?(鼓励幼儿可选择多种馅料创作不同味道的裹蒸。)
(4)裹蒸为什么会散开呢?(馅料太多、叶子太小、没有捶一捶)
(5)提醒幼儿包裹蒸时馅料份量要适当,不要浪费。
(6)想一想阿姨是怎样捆扎裹蒸的?(鼓励幼儿动脑筋想想怎样才能把裹蒸扎得牢固一点,表扬互相合作的幼儿)
(7)幼儿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裹蒸,感受成功的喜悦。
4、煮裹蒸
(1)幼儿将包好的裹蒸作好标记后放入竹箩里,与教师一起抬到煮裹蒸的炉边。
(2)教师将包好的裹蒸一层层放置在大铁桶内,加入清水猛火烧煮。
(3)教师要求幼儿回家创编或仿编广告词,在明天裹蒸品尝会时推销自己包的裹蒸。
活动三:裹蒸品尝会
1、找一找:我的裹蒸在哪里?
(1)展示出炉裹蒸,让幼儿按标记寻找自己包的裹蒸,并愉快地描述自己的裹蒸,引起幼儿品尝裹蒸的欲望。
2、试一试:裹蒸的三种吃法
(1)第一种吃法:“开炉裹蒸”
①什么是“开炉裹蒸”(裹蒸一煮好,不加任何调料,直接吃用)
②开炉裹蒸好吃吗?什么味道?
(2)第二种吃法:在裹蒸中加上各种调味料
①看一看桌面上有一些什么?(酱油、芫茜、葱花、白芝麻)
②试一试加上你喜欢的调味料,什么味道?
(3)第三种吃法:煎裹蒸
①观看老师煎裹蒸,说说加了那些东西?(花生油、鸡蛋)
②尝尝煎好的裹蒸,说说什么味道。(金黄色、香香的,脆脆的)
(4)你觉得那一种吃法最好吃?你最喜欢那一种吃法?
3、说一说:我的裹蒸
(1)鼓励幼儿用创编或仿编好的广告词,介绍推销自己的裹蒸。
(2)让幼儿把自己亲手做的裹蒸和朋友一起分享。
背景资料:
1、裹蒸的由来
据说肇庆人包裹蒸始于秦代,秦始皇当政时,苛捐特重,劳役繁多,农民悲苦难言。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这就是最早的裹蒸了。至汉代,肇庆的城乡居民已有在春节、端午节包裹蒸和粽子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是人们希望生活蒸蒸日上的吉祥食物。
2、裹蒸的品种
裹蒸的品种有以糯米、绿豆、猪肉馅为主的传统品种,也有用单黄、双黄、鲍鱼、海味、黑糯米为馅料的新品种。
3、裹蒸的制作流程
挑选冬叶(冬叶使用前要用热水烧煮一番)——淘洗浸泡糯米、绿豆去豆衣,对半磨开,筛去瘪豆;——以五花肉为馅料(用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调好味料,将肉馅腌制一晚)——用尖顶大竹帽(或裹蒸模具),将三张冬叶依次铺放在帽(或裹蒸模具)的中间——以10:6:4的比例先后放上糯米、绿豆、肥猪肉,依照冬叶包糯米、糯米包绿豆、绿豆包肥猪肉的顺序包裹,——在顶端覆上一到两张冬叶。——用水草或者席草捆扎——将包制好的裹蒸一层层放置在桶内,加入清水猛火烧煮——经过八至十个小时的连续煲煮而成。
4、裹蒸的品牌。
目前市面上的肇庆裹蒸品牌有“裹香皇”、“皇中皇”、“鼎香皇”、“肥仔伟”等。
活动反思
组织完这次活动,我感觉到我和孩子们都很开心,很快乐。孩子们的兴趣和激情还很高涨,几个小男孩还整天缠着我问:“郑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又包裹蒸呢?煎裹蒸真好吃!”;“郑老师,我又想到了一句好听的广告词了!”……可见,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亲身体验的活动才最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去创造、去想象。裹蒸是孩子们常见和常吃的食品,孩子们很熟悉,但他们对裹蒸的制作过程却不甚了解。于是我们引导孩子通过参观感受——观察了解——动手制作—-品尝分享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裹蒸。在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他们自己动手、亲身实践,真正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享受劳动成果的愉悦。在“包裹蒸”活动中,我并没有示范包裹蒸的步骤,而是让孩子们通过回忆、思考、合作来完成,让他们经历失败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我在活动中适时地鼓励引导他们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并对孩子们的发现、创造、设想以及疑问等都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开心的学习氛围。活动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想象力较丰富,但对包裹蒸的步骤观察得不够细,对馅料的分量掌握得不好,比较浪费材料。在用草绳捆扎裹蒸这一难点中,我指导得不够到位,应在孩子们尝试失败后重点讲解示范一下,另外活动中的随机教育也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