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幼儿顺利渡过这个入学的关键期,我们应该提早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因此,幼儿园后期,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家长、幼儿园老师、孩子共同的任务。
一、要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自然没有什么压力;而小学是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作业和分数造成了孩子的压力。如果小学老师的教学模式、教育方法没能顾及幼儿的感受,与幼儿园产生了脱节,使幼儿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怎么做,行为收到约束,加上学习的任务,作业的任务,学生就会感到上学不好玩,老师的要求严格了,也会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好,因而产生不愿上学的情绪。
二、小学老师要向幼儿园老师学习,把课堂变成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
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可以说,目前实施素质教育最好的是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开展灵活多样、快乐有趣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活泼开朗的个性和品质。做好小幼衔接,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模式。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大约在6-7岁之间,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在发展之中,游戏化、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模式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因此,小学的老师要向幼儿园的老师学习,把教学内容变成有趣的游戏,组织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操作、表现、合作与游戏的条件和空间,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同时,小学的老师应该多与幼儿园老师交流,通过教学观摩、小幼专题研讨等活动,共同探索更加适合学龄孩子的学习和活动模式,变学习为孩子们喜欢的活动。
现在,有的学校已经开始了素质教育,提倡快乐学习的教育方法,这是很好的现象。
三、家园共同帮助孩子做好上学准备
1.从小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能力
在家里,家长可以请幼儿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独立进餐,穿衣等,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学习遇到事情自己尝试去解决,逐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幼儿园通过值日生等活动培养幼儿服务自己和同伴的意识,学习做简单的劳动。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能使孩子受益终身。我们要着重培养孩子独立管理自己物品的习惯和能力,学习安排和使用时间的能力,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不拖拉,还要培养自觉完成任务的习惯。
3.做好学习的准备
大班下学期,老师有意识的安排幼儿集中精神听课或安静学习的时间,每次约35-40分钟,让孩子有“上课、下课”的概念。还可以布置少量读、画、写的作业,培养幼儿回家完成作业的习惯。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习惯,例如握笔、书写的姿势等。
4.帮助幼儿做好心理适应
幼儿园通过体验小学生活,例如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到小学听老师讲课,邀请去年毕业的哥哥姐姐到幼儿园和幼儿交流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上小学的一些要求和做法,通过体验和交流,让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同时激发幼儿上小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5.家长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孩子上小学后,家长要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家长鼓励孩子认识新同学,并坚持每天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把在学校遇到的事情,不管是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都和家长说一说,家长可以适当给予指引,而不要代替孩子去做,这样做的好处是家长真正能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需要,及时帮助其适应新的环境。
老师则可以采用短信、电话、书面等形式及时把学校近期的安排、需要注意的方面及时通知家长,便于家长的配合。
6.家长改变以分数衡量孩子学习的标准
由于部分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知识性学习内容,在幼儿园就很关心孩子是否掌握数数、加减法、写字等小学生才掌握的知识,导致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生存,迎合家长的需求,在幼儿园就开始教孩子一些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知识,例如写字、学汉语拼音等,这是错误的教育观,特别在幼儿园阶段。因此,幼儿园应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懂得幼儿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个性、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才是最关键的,彻底改变家长以分数衡量孩子学习成绩的标准。
相信只要幼儿园与小学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和老师齐心协力,幼儿园的孩子就能顺利度过幼小衔接关键期,走好学校生活的第一步,高高兴兴上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