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父母认同,健康是1-6岁儿童成长的关键,而营养是健康的“培养基”。不过,具备良好的儿童保健意识不代表能付诸科学的行动。当前儿童营养过剩带来的成长发育问题,足以证明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营养实用信息是不足的。“当儿童摄取的食物营养符合儿童成长发育的规律时,健康就在孩子的身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蔡美琴教授就此提出现代儿童营养观。
营养观之一:食物多样、平衡、适量
当孩子摇摇晃晃地举起勺子往嘴里送食物时,他还未真正适应成年人的饮食,不能照搬成年人的膳食结构和组成。营养学家专门为1-6岁儿童设计了“膳食金字塔”,塔基是奶和奶制品,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类、肉豆蛋禽鱼类,塔尖是油糖类。其中,奶和奶制品的“主食地位”需引起家长的重视,每天饮用不少于350毫升的奶。添加膳食纤维、益生菌的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配方奶粉,有助于建立健康的肠道环境,促进消化吸收。
营养观之二:“吃”和“动”的平衡
儿童每天摄入的能量中有50%用于基础代谢,20%-30%用于生长发育,10%-15%用于运动,包括哭闹、户外活动的消耗。当孩子体重超重或者肥胖时,表明“吃”与“动”之间出现失衡,而白天情绪波动、晚上睡眠质量差,也往往和运动不足有关。家长不仅要让孩子吃好,吃得健康,还要保障适当的营养消耗,这样才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
营养观之三:“总量控制”是关键
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在幼儿园没吃够,回到家准备一大堆零食,或者晚餐吃得过于肥腻,容易诱发肥胖。“总量控制”适合所有的成年人和儿童。譬如,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每日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50%左右,过量供给会在肠道酵解产酸,刺激肠蠕动增加,导致腹泻;供给不足则会低血糖。蛋白质也是儿童生长必需的营养素,如若不足,会造成免疫低下、虚胖、肌肉发育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