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农村幼儿园教育论文 » 正文

与孩子共享过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18  浏览次数:542
广东学前教育网论文频道导读: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适宜的农村幼儿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地理优势和特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近自然,在探索、发现、游戏活动中得到自由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

与孩子共享过程

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适宜的农村幼儿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地理优势和特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近自然,在探索、发现、游戏活动中得到自由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

近十年来,我国幼教界对幼儿园课程模式进行了各种有价值的探索,形成了诸如“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项目活动课程”等多种模式。

园本课程作为一种实践课程,它集开放性、多元性、丰富性于一体,在我园“走进自然”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借助地域优势,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引领孩子享受自然。

一次园外科学活动

集体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规规距距的坐着,准备接受我的“知识传授”,令孩子不解的是我只拿了架照相机,只听孩子们悄悄说:“照相机”、“老师要给我们拍照了”“做游戏”……  我说:“老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今天想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玩一玩,你们愿意吗?”“愿意”小朋友异口同声,那表情、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分明告诉我: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了。于是,我和班内保教人员一起马上带孩子们来到了离幼儿园不远、我精心选择的地方,刚到那里,还没容我说话,孩子们已是七嘴八舌:“好多石头哇!”“这石头怎么这么大”有的孩子忍不住想搬一搬。机会来了,抓住孩子的兴趣,我说:“看到这么多石头,你最想做什么呢?”“我想搬一搬,看看哪块石头最重”“我想找找石头有那些颜色”“我想在上面坐一坐”“我想知道石头是那里有的”…… 我根据小朋友的意愿,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他们有的在摸石头;有的在找石头的颜色;有的几人合作,想把石头抬起;还有的在拾不同的小石块;我也加入其中,享受孩子们的收获,并用照相机记录下各种精彩镜头。

在孩子们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我又将活动引向深入:交流发现、经验共享。孩子的发现是那么多,交流起来也是那么流利,尽管时不时带上一二句土话,却也充满了灵性,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也共享了经验。他们知道了石头的多样、颜色的不同及石头的基本特征。

紧接着,有孩子提问了:“老师,这么多石头有什么用呢?”“是呀,石头有什么用呢?请你们互相讲一讲。”小朋友马上回忆、搜索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讲了起来,但因生活经验不足,加上周围环境中所见不多,基本不大了解,于是,我们共同商量,决定通过向父母了解,自己用图画记录的方式进行调查,第二天再互相介绍。

最后,我与孩子们一起收集自己喜欢的小石头,并带回摆在自然角,回园后,我又向小朋友介绍了石雕、石刻工艺品,孩子们真是余兴未尽。

自此以后,孩子们对石头兴趣大增,除了常常去自然角看看、讲讲外,还常会将看到的有趣的石头带来,对石头的作用也更为关注。由此可见,不管多平常的教学内容,当你以新的理念赋予其新的生命时,


 

活动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幼儿的思维特点带有明显的形象性,他们各种概念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之上,因此,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分强调对活动过程的“精心设计”。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石头》,在提前一周备课时,我按常规进行了设计,将其设计为在老师提供的材料中探索,其流程是:自由观察袋中的小石块——交流发现——师幼共同小结——讨论石头的用处——展示各种石头建筑和制品——思想教育。试想,通过活动,孩子们一定对石头的特征、作用也能略知一二,但孩子参与了多少?又有多少是孩子的直接感知呢?《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此,我决定改变组织形式,利用周围的有效资源,给孩子一次实实在在的体验。以“体验性学习”贯穿全过程,其学习的旨趣不是先在于结果,而是先在于过程之中。

如今,“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教育行为准则已深入人心,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仍有时把握不定角色的转换,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演示教具、操作材料、游戏、玩具时,一般都非常重视其“教育目的性”,却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师就象“导演”一样,幼儿就是“演员”,使得其支持生硬,合作生硬,引导难以引起互动。

因此,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一方面要使自己在向幼儿发出互动信号时,尽可能激起


 

幼儿的强烈反应,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发出的哪怕是十分微弱的互动信号,并立即做出回应,如此,才不至于扼杀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体验性学习”才能得以开展。

 

未能飞上天的风筝

4月的天气渐渐暖和,大地洋溢着一派春的景象。我与孩子们在幼儿园散步,让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闻花香、摸小草,感受春天的气息,体会春天的变化,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蹦来跳去,唧唧喳喳个不停,在进入春天的运动话题后,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定格在春天放风筝上了,有的孩子急着将自己家的风筝介绍给大家,有的则在讲自己放风筝的经历,有的则敬佩的伫立细听,有的孩子甚至提议:老师,我们来放风筝吧!我也被孩子们所感染,进入孩子的世界,捕捉到了孩子的需要,“风筝”的主题活动形成了。

为了让幼儿了解风筝,扩展孩子的眼界,我从网上下载了课件,准备了供欣赏的实物、制作风筝的材料,进行了系列活动,首先是欣赏活动,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扩展孩子的眼界为重点,课件的使用开阔了幼儿的眼界,孩子们完全被画面中飘舞的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风筝吸引住了,这些鲜活的画面,感染了他们,美在孩子的眼中、口中、心中。他们带着问题,自由的观察,用双眼看、用双手摸,用好听的语句赞美自己喜爱的风筝,自由的融入到了环境中。

其次是制作活动,以让幼儿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目标,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通过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尝试设计风筝的外型,固定风筝的支架,最后糊上纸,贴或画上漂亮的图案,孩子们充分体验了合作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最后,进入活动的高潮——放飞风筝,孩子们满心期待,可是放飞失败了,孩子们找出了许多原因,风筝太大、竹子重、不会放、风大┉┉“老师,我们下次再来试。

虽然风筝未能放飞,但放飞了孩子的思维、虽然活动留下了缺憾,但给了孩子失败的体验。

捉澎蜞

澎蜞在我们岛上,尤其在芦苇丛中是随处可见的,如何让随处可见东西发挥教育作用呢?按以往的习惯,老师准备好实物,让


 

幼儿观察,了解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何不将形式融入过程呢,在孩子们捉澎蜞的过程中认识、了解不更好吗?

 

带着这样的理念,我们班内老师一起行动,主要通过捉澎蜞来了解蟛蜞,观察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首先,幼儿尝试捉澎蜞。(老师摄下幼儿捉澎蜞的情形)不加任何干涉,孩子们按小组进行,部分孩子乐于尝试,有探究的欲望,我们也加入他们的行列,用自己的方法捉澎蜞。

到交流收获的时候了,老师和孩子一起坐在斜坡上,共享成功的喜悦。我说:谁来讲讲你是怎样捉澎蜞的,捉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事?

“我们在石头下找到澎蜞的,用手一抓就捉住了,澎蜞跑的很快,一会儿就钻到石头下面了。”“我们用小棒捉的,是爸爸教我的,我用棒一戳,澎蜞就从洞里出来了,它还咬住我的手呢,它的大敖可很了……”“一有声音,澎蜞就躲到家里去了”“澎蜞的家是弯弯扭扭的洞,里面都是通的。” ……

我又问:我们为什么只捉到几只呢?“因为澎蜞跑的太快了”“我们的声音太大了”“我们没有带大铁锹”“没有穿雨鞋” ……

原来如此,我们再试一试好吗?马上得到孩子的响应,边捉还边听到他们的轻声讨论,“蟛蜞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宝宝的?”  “蟛蜞不在芦苇丛里能活吗?”“澎蜞里面有什么?”“蟛蜞的嘴在哪里,它吃什么?”“蟛蜞大热天会爬到芦叶上的。”……

在逐步推进活动时,我们注重顺应孩子的需要,始终把幼儿放在活动的前面,与环境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获得经验的最直接途径。挖澎蜞——轻松、有趣、享受快乐,伴随着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幼儿的思维活动在开发宽松的环境中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由以上案例不难看出,将孩子带入自然情景中,为幼儿提供了真实的、可操作的环境;活动中,孩子们的自主探究与老师的有效介入,既满足了幼儿不同的需要,又给幼儿以足够的关注。在把握核心目标的同时,应注重捕捉孩子言行举止中流露出来的富含学习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整合、利用,预设相关活动,并将孩子的那些“不确定性”纳入新的教育资源。

如:在大班预设的一个园本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感受双山的自然美,充分体验人与自然交融的境界,组织开展了“寻找春天”的


 

活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对成片生长的芦苇特别感兴趣,兴奋的说:“老师,怎么有这么多芦苇呀!”“是种的吗?”“老师,水大了,芦苇怎么不被淹死呀?”……孩子们围着老师,纷纷表达着自己想知道的事及心中的问题,,芦苇一下成了孩子们议论的热点,孩子们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于是随机生成的主题活动“有用的芦苇”就逐渐产生了。首先进行了观察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去看看,摸摸,讲讲等了解芦苇的外形特征,在小组交流与老师介绍的基础上了解芦苇与人们的关系、作用等,幼儿对芦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在剖开芦苇、寻找芦苇的根的环节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述、探究行为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并由此引发了相关活动:芦滩里的蟛蜞、芦苇编织品、多种多样的纸,伴随着主题的产生与发展,幼儿的思维在开放宽松的环境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

 

课程的实施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而应是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儿童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交流活动,儿童在与儿童、教师、自然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不断生成新的契机,使课程永远成为一种具有不断生成不断更新的活动。

因此,为使课程内容更优化,在活动过程中,除组织好预设的相关活动外,还应通过观察、倾听、谈话、提问等,关注孩子探究的热点,与孩子共创自主学习的环境,适时引导,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欲望,尊重个性,给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将形式融入过程,让我们与孩子一起享受过程吧!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