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她,快点快点抓住她,快点快点抓住她。孩子们,这首儿歌好听么?我们拍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唱一遍吧!”孩子们对儿歌很感兴趣的,立刻拍起小手和我一起唱了起来“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她,快点快点抓住她,快点抓住他。”“好,我们的儿歌唱完了,那老师来考考你们的小耳朵有没有仔细听,我们要把手绢放在小朋友的哪儿呢?”“后面”“放在后面”孩子们纷纷告诉我,“好,那我们现在就来玩一玩,要一边唱一边玩,能做到吗?”“能!”孩子们大声地保证。伴着孩子们稚嫩的嗓音和欢快的歌声,我们的游戏在快乐的进行着。“好了,孩子们,我们来加大游戏的难度,丢手绢的小朋友把手绢放在其他小朋友的腿上,我们把眼睛闭上,用身体感受。”兴奋的孩子们听话地闭上了小眼睛,而我们的词也做了小小的改变,由“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变为“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腿上”。进行了几轮后,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手绢刚刚放在了什么地方?”“后面”“腿上面”,孩子们争着说,“那还可以放在哪儿呢?”“前面……”孩子们积极地开动小脑筋。而我也开始由带领变为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方向词的世界。
在上“方向词”这节课之前,我就想过以游戏为导入,但是担心只是单纯的游戏,孩子们玩久了就会疲倦,注意力不容易回复到学习目标上,怎样既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又能学到东西?我想到了用儿歌,儿歌的节奏性和押韵易于上口,便于孩子记住里面的内容,并且乐意去唱,再加上与游戏的结合,孩子们更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孩子乐学的基础上,我加入了让孩子探索学的元素,让孩子自己发挥把手绢放在哪儿,孩子在活动中想的越多,对活动产生的兴趣也越大,而课堂的学习目标也越易达到。
四、体育导入
在进行图形认识的教学时,我考虑到,如果仅仅以图片这类平面的东西作为辅助教学,孩子们难以全面的认识到完整的图形,而户外活动运用的体育器材恰恰可以有现成的物体提供给幼儿全方位的图形认识。于是,在上课时,我把孩子们带到了操场上,让体育活动与数学活动在此相遇。带孩子们到操场之前,我把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放在了操场上,有圆的球,长方形的垫子,三角形的支架障碍物,梯形的小鞍马等等。孩子们到操场后非常兴奋,看看球摸摸鞍马,我把孩子们集合在一起做过热身后,让他们先自己选择这些器材,做自己想做的体育活动。我强调完注意事项,孩子们立刻如小鸟一样,飞奔到器材旁,五分钟后我将孩子们集中起来问道:“孩子们,老师来考考你们,你们发现自己玩的器材是什么形状的呀?”“圆的”“三角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汇报着,我则及时指导他们更具体地领略已知的,了解认识不熟悉的。这样,一节对图形的学习课顺理成章地在操场旁的草地上有序并有效地完成了。
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容易兴奋,同样与所学的也最贴近。选择在草地上继续后面的课程就是为了较好的利用孩子的兴奋与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如果观察完就把孩子们拉回教室,学习会变得心不在焉,那就会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与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紧紧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它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调试活动的气氛,为活动的顺利打下基础。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前期的孩子们犹如那含苞欲放的花朵,老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它,做一缕阳光一滴雨露,让孩子们在和煦的春风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