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 » 认知发展 » 正文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23  浏览次数:1774
广东学前教育网理论频道导读: 认知(cognition)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即认识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直觉、记忆、思维、言语等。总之,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信息结构中加工信息的过程。
      认知(cognition)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即认识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直觉、记忆、思维、言语等。总之,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信息结构中加工信息的过程。本文将对认知过程各部分进行一一论述,以阐明学前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在心理学的角度上,研究认知主要想解决的问题,其一是描述儿童的认知功能如何随年龄变化而增长,其二是要说明或揭示儿童认知功能变化的机制或因素。心理学上对认知的讨论主要接受了两种理论的影响,一是皮亚杰理论,二是信息加工理论。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的推理和问题的解决,对感知觉、记忆、幻想等很少加以注意;信息加工理论则从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探讨认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直觉、记忆、推理、评价和规则等,信息加工研究把人的心理看成是个体不同加工的不同集合,它不必遵循同样的规则,也不必在基本的结构的控制之下,因此,这种理论对个体思维和能力的差异更加敏感,而皮亚杰理论则更重视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的普遍性。
㈠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⒈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的论述上,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变与质变,向前发展。儿童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是生物适应的延伸,是后者的一种特殊表现,换言之,人的心理或智力也被看作是一种适应环境的手段。皮亚杰主张把适应理解为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机体为环境不断影响着,但同时有机体产生的变化又增加了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更利于有机体的生存。
     ⒉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上,皮亚杰认为认知活动由四方面组成,即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scheme)是皮亚杰心理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structure or organization),这种结构或组织有概括性的特点,可以在情境中相互迁移,换言之,图式就是在同一活动中各种重复和运用中保持共性的那个东西。个体之所以能对刺激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是由于个体具有能同化这种刺激的某种图式。图式最初来自遗传的无条件反射,如婴儿的吸吮反射,此时的婴儿就具有吸吮的图式。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经过练习和概括,图式便迁移到其他客体上,不断变化并复杂化,随年龄增长,图式的种类、数量和质量提高,初生婴儿只有少数且较为粗糙的图式如吸吮、抓握、哭叫等。随着成长,开始从简单的图式到内部的思维图式,从无逻辑的图式到逻辑图式,成年时就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图式系统,构成人们的认知结构。
      同化(assimilation)指主体将外界刺激有效的整合于已有的图式之中,即个体以其已有图式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过程。个体同化过程受已有图式的限制,个人拥有图式越多,能够同化的事物范围就越广泛,反之便越狭窄。随认知发展,同化有三种形式,一是再生性同化,指基于儿童对出现的一种刺激做出相同或重复的反应,例如,每次物体出现时,儿童便出现抓握反应,这有助于儿童同化物体的不同特征和不同属性;二是再认性同化,指基于儿童辨别物体之间差异并以此做出不同反应的能力,它是在再生性同化的基础上出现的,并有助于向复杂的同化形式发展;三是概括性同化(或类化性同化),指基于儿童知觉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并把它们归于不同类别的能力。同化的直接结果是促进图式范围的扩大,但同化本身并不能促使图式种类的发展,只能引起图式量的变化,皮亚杰使用公式表示同化的一般过程:t+i→at+e,t表示一种结构,i是被整合的物质或能量,e是被排除的物质或能量,at指i同化于t的结果,即对刺激物的反应,a是大于1的系数。
      为更好的适应环境,人类有发展了认识成长的第二种机制——顺应(accommodation)。顺应指同化性的图式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即改变原有图式或建立一个新的图式以容纳新鲜刺激的过程,“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顺应”。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原有图式加以改造使其可以接受新的事物;二是创造一个新的图式,以接受新的事物于图式中。顺应过程使图式产生质的变化,导致人的认知结构的成长和发展。一切认知都离不开图式的同化与顺应作用,它们都既是认知结构顺应于外物,同时又是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同化与顺应相辅相成,有同化必然有顺应,如果只有同化没有顺应,那么个体永远与外界适应,无需学习,也无从发展。如果只有顺应没有同化,那么个体会永远处于无法稳定下来适应环境的状态之中。当同化与顺应处于平衡状态时认识就提高了一步。所有合适的行为都包含某些同化与顺应的元素,但比例不同。当同化占优势时,儿童往往会出现自我中心主义,主观的歪曲现实,这在儿童假想性游戏中经常可以看到,儿童根据想象任意改变客观事物;当顺应占优势时,儿童就完全按照事物外部特征来塑造自己的动作,如模仿性游戏。当同化与顺应取得均衡时,就能最有效的适应世界,即平衡。
      同化与顺应两过程有时处于不平衡状态,但到一定时候总能取得平衡,其原因皮亚杰用“自我调节”机制加以说明。皮亚杰认为任何生物都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儿童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不断“从自身的动作中得到蕴藏着对这些动作的自动调节的信息”,使思维朝着“必经途径”发展。当外界某因素干扰或影响主体,偏离必经途径时,主体内部会马上产生一种流动平衡的反作用,又把机体导还到正常的顺序里,如失败,就把机体导入新的但与原来相似的途径。同化与顺应处于平衡状态有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的平衡状态指主体与外界客体之间的关系——客体同化于主体的图式必须与图式对客体的顺应处于平衡状态;第二种水平的平衡状态是比较简单的主体图式之间的互反的同化与顺应,如“看”与“抓握”两种图式之间的互反的同化与顺应;第三种水平的平衡状态是如下平衡化过程实现的:它由分化与随之而来的整合所组成,顺应导致一个图式或系统分为亚系统,然后这些亚系统又被同化到一个新的整体系统中去,这个系统在性质上不同于前面的亚系统。平衡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因素。儿童的思维就是不断从平衡——不平衡——高一级平衡的发展过程,使儿童不断增加适应能力的过程,图式的同化、顺应与平衡贯穿人的一生。
       ⒊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皮亚杰认为支配因素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四个方面。
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成熟的作用在于揭开新的可能性,从而成为某些行为模式的出现的必要条件。
物理环境即“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的练习和习得经验”,不同于社会经验,包括两类:一是物理的经验,指个体作用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二是逻辑数理的经验,指个体作用与物体,只在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其中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物理因素重要但非决定因素。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等诸多方面,它和物理环境一样,要能对主体发展发挥影响,就必须建立在它们能被主体同化的基础上,而儿童的主动同化又是以儿童是否已具有适当的运算结构作为前提的。
平衡或自我调节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即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或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平衡。由于平衡的作用它调和了成熟、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⒋心理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可概括为四点:①儿童心理发展可分为几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连续阶段;②阶段的先后顺序恒定不变;③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构造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前面阶段的延伸,又为下一阶段发展打下基础,前一阶段形成的认知结构又都被归入下一阶段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并成为其中一部分;④发展阶段不是阶梯式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准备期与完成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为:①感知运动智力阶段②前运算阶段③具体运算阶段④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总之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贡献十分巨大,他批判形而上学发展观提出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内外因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量变与质变的发展观,为认知发展心理学建立奠定基础。
㈡儿童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把儿童(或成人)比喻为计算系统,计算机可以接受问题信息(输入),贮存信息,按某种规则加工信息,然后做出回答(输出),而儿童的认知也可比喻为从环境中接受信息,贮存信息:按需要提取和操作信息,然后做出外显反应。信息加工是心理学研究认知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把认知过程中的感性部分(感觉、知觉、注意、记忆)与理性部分(思维)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以输入到加工到输出的完整的控制系统。此理论在记忆研究方面最有成效。
信息加工观点把认知功能看作是用不同的认识单元工作的过程,利用这些知识但原来表征事物或信息,这样的知识单元有四类:图式、映像、概念(或范畴)、判断。
     ⒈图式。不同于皮亚杰的图式,它由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所组成,如卡通画只勾勒保存所代表的人、物最基本方面。图式实际以更为有效。试验表明,人们在记忆中贮存的正是表征图片中基本部分的图式,细节缺失没引起人的注意。人们还能对短暂事件顺序及场景形成图式,一个时间的图式可定义为“对什么事情将发生、它将在何时、什么特定情景下发生的种种期待”。有些具体事件的图式称为“脚本(scripts)”。如描述从起床到上班,上学的经过。研究发现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和顺序都是共同的,共同部分构成了期待上班或上学的脚本。很小的儿童就游学多事件的脚本,一般都是他们反复获得的经验。图式和脚本是儿童首先使用的认知单元,它允许儿童去期待和预测,儿童期待去认识与图式一致的东西,所以注意它们;儿童有时会不注意与图式不一致的东西,甚至还会歪曲它们,从而使之与自己的图式一致。
      ⒉映象。映象或表象是一种感觉印象——一幅图、一个声音或一种气味,即心理上的再产生。映象常常再图式中出现,而且是有意识地制作,在想象起居室时,也就产生映象。幼儿与成人想比更多地使用映象解决问题。当信息未综合于儿童概念性知识中,儿童就越倾向于用映象来回想,随着年龄增长,知识越来越概念化,儿童就较少依赖映象了。
      ⒊概念(或范畴)。图式和映象真实地表征着场景或事件的物理特征,但概念时对一组对象或事件的符号表征。语言是最基本的符号表征形式,词与它们所表征的对象间没有任何类似性。符号概念常常是表征一组客体共同的,抽象的特征,如牛奶、鸡蛋、饼等,放在一起,称为“食品”,因其有可食用的特征或性质。儿童很早就有把物体集合在一起的能力,如12-24个月的婴儿自发的把黑的或白的积木按色彩组合。儿童可以在没有合适的词(如:黑、白、彩色)标志东西的知识时,却能知道使用范畴。试验表明,符号概念帮助儿童提高理解世界的能力。随儿童年龄增长,儿童符号概念也起了变化,一是定义概念的那些方面逐渐与大多数成人的观点一致,二是思维时更有效的使用符号概念,三是更好的用词描述符号概念。儿童概念是动态的、变化的,他们不断的转化他们的概念知识,并在无意识努力中察觉原来是两个无关或互不联系的观念之间的共性。
      ⒋判断。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被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判断。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儿童能完成对命题更加复杂的认知操作:把两个或几个命题协调起来解决一个问题。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以运用大量观察和实验在认知的结构和过程方面取得大量成就,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指导,且其理论还不能完全解释人脑内发生的复杂认知活动。下面我们仅以皮亚杰理论中的儿童思维发展过程来说明学前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主要特点。
㈢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借助语言、动作、表象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  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皮亚杰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按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把儿童思维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⒈感知运动智力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萌芽(0—2岁)。这一阶段分为6个子阶段。分别为:反射练习时期(0—1月),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反射(吸吮等)更加巩固,还扩展了原先的反射(吸吮拇指、玩具等);习惯动作时期(1—4、4.5个月),在先天反射基础上,儿童通过机体的整合作用,把个别动作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些新习惯,如寻找声援、眼随物动等;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4.5—9个月),儿童在视觉与抓握间形成协调,这样儿童活动开始涉及对物的影响而不再囿于主体自身,最终出现为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慧动作开始萌芽;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9—11、12个月),这一阶段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儿童能运用不同动作图式对付新事物,但不会创造和发现新动作顺应世界;感知运动智力时期(11、12—18个月),当幼儿偶然发现某个感兴趣的动作结果时,不只是重复以往动作而是在重复中做出一些改变,通过试误第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问题;智力的综合时期(1.5—2岁),这时是一个向前运算过渡时期,显著特征是儿童除用身体与动作寻找新方法外,开始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解决眼前问题,这标志新阶段开始。感知运动智力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一是主客体分化,即“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t)”,二是动作目的性越来越明确,因果认识产生。⒉前运算时期(2—7岁),这一阶段儿童由于符号功能出现,是儿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这种思维由三个特点: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刻板性。儿童只具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还没有真正的逻辑概念。⒊具体运算阶段(7—12岁)⒋形势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以上两阶段超出学前范畴,故略述。

参考文献:
⒈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年版
⒉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
⒊车文博《心理百科全书》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⒋owens.k《the world of the child》                            1987年版
⒌申继亮《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⒍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
⒎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         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⒏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               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
⒐内克森、西蒙《口述报告的资料》
⒑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⒒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⒓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 理论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理论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