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 » 认知发展 » 正文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10  浏览次数:2020
广东学前教育网理论频道导读: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的论述上,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变与质变,向前发展。

思维是借助语言、动作、表象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皮亚杰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按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把儿童思维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⒈感知运动智力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萌芽(0—2岁)。

这一阶段分为6个子阶段。分别为:

反射练习时期(0—1月),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反射(吸吮等)更加巩固,还扩展了原先的反射(吸吮拇指、玩具等);

习惯动作时期(1—4、4.5个月),在先天反射基础上,儿童通过机体的整合作用,把个别动作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些新习惯,如寻找声援、眼随物动等;

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4.5—9个月),儿童在视觉与抓握间形成协调,这样儿童活动开始涉及对物的影响而不再囿于主体自身,最终出现为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慧动作开始萌芽;

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9—11、12个月),这一阶段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儿童能运用不同动作图式对付新事物,但不会创造和发现新动作顺应世界;

感知运动智力时期(11、12—18个月),当幼儿偶然发现某个感兴趣的动作结果时,不只是重复以往动作而是在重复中做出一些改变,通过试误第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问题;

智力的综合时期(1.5—2岁),这时是一个向前运算过渡时期,显著特征是儿童除用身体与动作寻找新方法外,开始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解决眼前问题,这标志新阶段开始。

感知运动智力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一是主客体分化,即“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t)”,二是动作目的性越来越明确,因果认识产生。

⒉ 前运算时期(2—7岁),这一阶段儿童由于符号功能出现,是儿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这种思维由三个特点: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刻板性。儿童只具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还没有真正的逻辑概念。

⒊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⒋ 形势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以上两阶段超出学前范畴,故略述。

 
 
[ 理论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理论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