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自助银行》
设计意图:
新课程非常注重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也一再强调数学的教材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幼儿的生活中,一杯牛奶、一块蛋糕、乘一次公交车、看一场电影,都要接触到人民币。因而,有些幼儿也积累了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或使用过一定面额的人民币进行购物。《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也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幼儿对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和想象感兴趣,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遇到自己不懂、不理解的事物喜欢问为什么?并且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依据这一理念,我又参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中数学活动《自动取款机》,设计出此活动,以便让孩子正确认识一些货币的面额,并通过此次活动,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大胆探索,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进行多数相加是比较难的,在学习7的分成的基础上,利用人民币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自己动手操作、记录,学习7元人民币的兑换,从而感知多数相加的含义,并能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购物、简单货币兑换的实际问题。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习用不同方法进行7元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活动准备:
1.活动课件《自动取款机》。
2.复印1元、2元、5元面值的纸币若干。
3.记录单,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出示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钱币,我们叫它人民币。
3.你们认识这些钱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钱有什么用?
5.你会用钱买东西吗?
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取7元钱的不同策略。
1.出示活动课件《自动取款机》。这个取款机有许多的1元、2元、5元的钱。
2.出示鞭炮。这个鞭炮需要7元钱,如果你能在这个自动取款机中取7元钱,鞭炮就会响起来。
3.个别幼儿说,教师操作并做记录。
4.幼儿操作、探索取7元钱的不同策略,并把它记录下来。
5.交流记录结果,教师汇总。
三、买票到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