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石慧娟老师演读
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条藤》
一、表演
1、师示范表演
高高山上一条藤(兴奋地),
藤条头上挂铜铃(神秘地)。
风吹藤动铜铃动(陶醉地),
风停藤停铜铃停(失望地)。
A(兴冲冲地,左脚上一步,左臂自然下垂,半握拳;右手指向后面山上):高高山上有一条藤!你知道藤条上挂了什么吗?
B:挂了一个风筝?
A:不对!
B:挂了一个灯笼?
A(神秘地,压抑不住兴奋,伴随右手手臂有节奏地收回,食指变拳。):也不对!我告诉你,挂了一个风铃!
A(双臂做两个藤条在风中摇曳的动作,然后跳起来拍手。陶醉地):风一吹呀,那个铜铃美妙的音乐好好听啊!
A:(骤然停止拍手,兴奋的表情收回,然后左手俯耳侧听,接着腰带身体动,眼神寻找)
B:怎么了?
A:(失望地、不高兴地嘟囔,抽手指,跺脚)知道了,没有风,藤就不动了,藤不动,铜铃就发不出美妙的音乐了。
2、师示范表演:只表演A部分,B部分为潜台词。
3、指导学生表演:只表演A部分,B部分为潜台词。
评点:石慧娟老师针对小孩子形象记忆为主的特点,把单调的绕口令创造性地编成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人物还有情绪变化:兴奋——神秘——陶醉——失望,她还根据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和儿童的特点设计了配套的动作。她那优美的姿态、迷人的神韵、富于变化的声音,无一不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马上把学生带到了那个虚拟的场景当中,学生看了石老师的表演,自己也忍不住跃跃欲试了。这样的形式还不仅仅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学会了字正腔圆地读绕口令,又学会了调动内心的情感,通过丰富的表情和优美的肢体动作来辅助口头语言表情达意,真是匠心独运,一举两得。
二、中速
动作要领:丁字步,一手臂自然垂在背后,肩带动另一个手臂收回,伸出的食指同时收回,微笑。
作用:为一气呵成做铺垫,承上启下,语速练习,但也强调神韵。
评点: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也是用心良苦,在学生熟悉了动作表演之后,把动作简化,继续关注神韵的表现力,同时自然地把学生的一部分注意力吸引到语速训练上来。
三、口语技巧训练——一气呵成
动作要领:脚与肩同宽,脚趾扣地,双膝微弯,双手随深呼吸提到胸前,随着叙述慢慢往下落,像太极的收势。
作用:练气息和语速
评点:手臂动作形象地引导学生学会运气,儿童由一口气念一遍开始练习,有的儿童最后能达到一口气念三遍的速度,从而达到语速训练的目的。